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

第四章 養蜂事業的變遷 (一)

<【前一篇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緣起】 --- 【目錄】---【再版芻言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【後一篇】>


(一) 從古式簡陋巢箱進步到活動框式巢箱

舊式的養蜂,多半是以圓木桶或方木箱作為蜜蜂營巢之用。箱中除橫貫幾根木條以防蜂巢下墜外,其中空無所有。蜂箱多半固定在屋簷或岩石之下,頂多在蜂箱上蓋以木板或者破瓦缸之類以避風雨。他們總以為蜜蜂能飛到很遠的地方去採集花蜜,若有敵害侵犯,蜜蜂又自能防禦,用不著人們來管理。因為這種錯誤的觀念,所以養蜂不能進步。而所獲的利益也就很少了。普通一個養蜂一二桶,一年能收得十多斤的蜂蜜,已經是很好的了。因為土式蜂箱,不便檢查蜂群,易受敵害的侵犯,又不易防止分封。且取蜜時必須將蜂巢割下,無法將巢房保留,以供蜜蜂專心採蜜,而免再行營巢。而且割巢取蜜時,幼蜂蛹也損害很多,像這樣的土法養蜂,又怎能多望採收蜂蜜呢?有時全群飛逃或者全群衰弱而致死亡,亦沒有辦法補救,因此養蜂也就使人視為靠運氣的好壞了。

直到十九世紀美國人蘭古斯脫洛斯發明活動框式巢箱,養蜂業才邁入新的境界。現在臺灣養蜂業所採用的蜂箱,即標準的蜂箱。為長方形的木箱,箱內長四十五點五公分高二十四公分寬三十七公分,上有箱蓋,以避風雨。箱的前後,均有紗窗,底板與箱身相連以便運輸,前面底板與箱之間,留有一條一公分多寬的巢門,為蜜蜂出入的通路。箱內放置巢框九至十枚每個巢框上安有用蜂蠟印製的簿片巢礎,正好像造房子的藍圖。蜜蜂即根據印製的蠟製巢礎,向兩面造成六角形整齊的巢房,以作育兒及貯蜜之用。如果蜂群旺盛蜜源充足,可以拿開箱蓋增加繼箱,以增加貯蜜的空間。此種巢箱的特點,上有深蓋,前有迴廊,以避日光風雨。箱身淺可以增加繼箱數層,巢框活動可以隨時檢查蜂群狀況及存蜜情形,且不致將蜂擠死。將巢脾取出採蜜後,不但不損破巢房和幼蜂蛹,且可將巢脾放回原箱,以減少蜜蜂營巢之煩累,使專心採集花蜜。不但收蜜量增,且對蜂群也無損害,又利於搬運,故能隨花季遷移飼養。平均每一箱蜂,一年採蜜量約五十臺斤左右。如遇蜜源充足蜂群強壯,採蜜季節氣候良好,有一箱蜂的採量最高達一百至二百餘臺斤者。這種新式養蜂方法較之舊式養蜂的收益,實在是天壤之別哩!


<【前一篇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【緣起】 --- 【目錄】---【再版芻言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【後一篇】>


1 則留言:

  1. 一邊閱讀一邊整哩,發現蜜蜂真是有趣的生物。
    我有好多的疑問想問問爸爸,可惜...太遲了。

    回覆刪除